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成立于1999年,是广东省交通厅和华南理工大学合作建设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后设立的重要研究机构。该所下设道路工程研究室、路面材料研究室等分支机构,为适应科研成果转化需要,作为华南理工大学国家级大学科技园入园企业,该所还设立有广州华惠工程技术咨询有限责任公司和广州启鹏交通材料技术有限责任公司等高新技术企业。
建所以来,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主持承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国家十五重大科技攻关课题1项,省部级课题十余项,企业委托研究近百项,每年科技收入稳定在800万元以上。在国内外重要学术会议和主要学术期刊发表高水平论文近百篇,其中30余篇为EI光盘收录。出版学术著作5部,重要译著1部。获得授权的国家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5项。获得省部级科研奖励4项。
已发表的学术 论文30篇。 【其中SCI论文: 0篇,EI论文30 篇】
已授权的专利:11项。【其中国际专利 0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5项】
已授权的软件著作权:5 项
已获批的项目:113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 个、省部级项目10个、市区级项目 0个、企业合作项目 100 个】
张肖宁
教授
研究方向:沥青路面材料;沥青路面结构;景观铺装与交通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张肖宁,男,汉族,黑龙江省人, 1951年4月生,中共党员。1982年硕士毕业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研究生毕业并由同济大学授予工学硕士学位。留哈尔滨建筑 工程学院任教后,于1992年晋升为教授,1997年被评聘为博士生导师。1992年起在哈尔滨建筑大学先后担任系主任、校长助理、副校长等行政职务。1984-1986、1993、1998年3月公派赴日本留学、访问,1998年以论文形式获得日本长岗技术科学大学授予的工学博士学位。1993年获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95年被授予建设部有突出贡献中青年专家称号,99年调入华南理工大学任教,任华南理工大学道路工程研究所所长。 共发表论文100余篇,被EI收录10余篇。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理事,中国公路学会道路工程学会理事。
王端宜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道路结构与材料
王端宜 男 1960年3月出生 ,吉林省四平市人。 1982年获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与桥梁专业工学学士学位,88年获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道路工程专业工学硕士学位,2003年获华南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工学博士学位。现任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教授副院长,在国内外专业杂志和学术会议发表论文40多篇,申报发明和实用新型专利4项(授权1项)。
邹桂莲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沥青再生;彩色沥青路面技术;旧水泥路面加铺沥青面层;沥青混合料设计方面的研究。
邹桂莲,女 ,1971年3月出生,技术职称副教授,黑龙江牡丹江人。先后主讲过2门本科生课程——“土木工程材料”,“路基路面工程”。在科研方面,主持、参加科研项目30余项,其中,参加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主持省、部级项目2项,一项为西部开发项目“改性沥青路用性能研究”,一项为广州市建委项目“改性沥青路用性能调查”,参加部级项目1项,“超薄层沥青混凝土面层技术研究”。另外,主持技术服务、科技开发等项目7项,参加20余项。项目为“沥青路面预防性养护与资产管理成套技术研究”、“沥青路面车辙病害分析与处理对策研究”“惠州半柔性路面应用研究”、“旧沥青混合料厂拌热再生应用技术研究”等。 至今共发表论文20篇,其中核心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2篇。
李智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采用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解决道路沥青混合料的体积组成特性的研究
李智,男 ,1971年6月出生,技术职称副教授,黑龙江佳木斯人。1996在原哈尔滨建筑工程学院建筑机械设计与制造专业学习,获工学学士学位;99年再原哈尔滨建筑大学工程力学专业学习,获工学硕士学位;2002年再哈尔滨工业大学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学习,获工学博士学位。先后参与国家级课题10余项,其中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3项,省、部级课题5项目,横向课题10多项。
徐伟
助理研究员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混凝土桥面、钢桥桥面沥青铺装方面研究
徐伟, 男,1973年6月出生,技术职称助理研究员,吉林省吉林市人。2002年哈尔滨工业大学交通学院获道路与铁道工程专业博士,现在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道路工程教研室从事教学和科研工作,在核心级以上刊物上发表论文10余篇,其中EI检索2篇。
虞将苗
研究员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
虞将苗,男,1979年01月出生,浙江东阳人。2000年在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获交通土建学士,05年华南理工大学交通学院获结构工程博士,曾发表论文7篇。
沥青路面分析仪
性能参数:温度4~72±0.5℃ ,试件适用尺寸:φ150*75mm、300*12 .5*7.5mm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多轮车辙仪
性能参数:用于沥青混合料试件的车辙试验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真空法最大相对密度测定仪
性能参数:用于检测沥青混合料最大相对密度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小型卧式自动混合料拌和机
性能参数:用于螺旋搅拌沥青混合料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双面锯
性能参数:高精度切割成型沥青混合料试件;切割成型水泥混凝土试件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路面雷达
性能参数:快速无破损检测路面结构厚度组成;快速探测路面结构物下的空洞、管线等;快速探查路面深处过湿区段。技术规格:检测速度≥80Km/h;探测深度:3m。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张肖宁
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数字技术研究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20.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沥青混合料的性能是修筑高质量沥青路面的重要基础。现行的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主要基于经验和室内试验,耗材费时,而且在性能评价方面存在诸多问题,严重影响沥青混合料设计质量。本项目基于离散单元(DEM)的方法,尝试开发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数字技术,以辅助现行沥青混合料设计方法,弥补其不足。项目开展的主要工作包括:提出设计沥青路面和设计沥青混合料的概念和基于DEM的数字方法;DEM计算工具软件的评价、采购和试验室验证;应用DEM模拟沥青路面及材料的力学行为,为实现路面结构和材料的一体化设计打下良好基础;实现了沥青混合料可视化数字虚拟设计和分析过程,结果与实际状况一致,基本解决了依靠经验设计沥青混合料的问题;利用数字图像技术和DEM,通过重新构建DEM数字试件模型实现了对已压实沥青混合料的数字化力学性能评价;开发了以直剪试验为主要手段的集料剪切参数试验方式,并建立了基于间隙率(VCA)指标的集料颗粒摩擦角确定方法;采用动力剪切流变仪对沥青胶浆流变力学性能进行了比较深入的研究,基本解决了DEM沥青混合料模型的材料参数问题;这些工作对于提高沥青混合料设计和路面施工质量、预测路面的使用寿命具有重要意义。
细观尺度下沥青混凝土铺装粘结层界面结构和性能机理研究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20.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本研究基于德国Compact225型高精度工业X-CT对沥青混凝土桥面铺装层结构进行X射线扫描,分析了获取3种典型沥青桥面铺装层结构细观结构图像信息,并对图像信息进行相应处理,分析了粘结层界面细观结构特点及性能影响因素,分析了粘结层界面损伤破坏特点。通过数值模拟分析铺装层结构受力状态和粘结层界面应力应变规律,通过以上研究掌握沥青铺装粘界面细观结构特点和强度性能机理,明确沥青铺装粘结层界面本构关系,解释沥青铺装粘结层宏观力学特性,为沥青铺装粘结层的研究和设计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基于多相微观结构组成的沥青混合料疲劳损伤研究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20.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本项目研究利用高精度工业CT扫描结合数字图像处理技术获取了真实沥青混合料的三相结构。同时,通过实验室内频率扫描和拉伸试验研究建立了沥青砂胶的粘弹损伤本构模型,结合三相结构数字模型和材料本构模型,建立了基于真实沥青混合料三相结构的有限元分析模型。并对不同的有限元数字模型进行了多种加载模式下的疲劳试验分析和验证。项目的完成情况及取得主要成果概述如下: 1)开展了基于X-CT技术的沥青混合料多相结构数字图像获取技术研究。利用高精度工业CT,分别对沥青混合料圆柱体试件和小梁试件进行了断层扫描,获得了含有沥青砂胶、集料和空隙的沥青混合料三相数字图像。 2)利用边界识别技术,将沥青混合料CT图像中的沥青砂胶、集料和空隙进行了边界识别,进而通过分离、转换后导入有限元分析软件中,分别获得了基于三相结构的沥青混合料圆柱体和梁式试件的有限元分析模型。 3)完成了沥青砂胶材料的小梁试件和圆环试件的制作工作,采用动态剪切流变仪进行了沥青砂胶小梁试件的剪切试验,完成了砂胶材料的粘弹特性分析和本构建模工作;采用MTS试验机进行了沥青砂胶圆环试件的间接拉伸试验,获得了沥青砂胶材料在拉伸状态下的力学响应曲线。上述试验结果作为有限元分析模型的材料特性输入参数。 4)采用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完成了对圆柱体试件和小梁试件的多次加载数值分析,实现了基于沥青混合料三相结构的多种模式的圆柱体试件间接拉伸疲劳和小梁试件四点弯曲疲劳的数值分析,并采用本项目研究新建立的沥青混合料实验室内疲劳寿命预测模型对数值分析结果进行了对比验证。
专利作者:虞将苗,吴焯雅,傅翼飞,黄鸿浩,陈剑华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7-22
授权时间: 2014-12-31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沥青拌合楼的石料表面改性发泡装置,该装置包括发泡控制系统以及均分别与该发泡控制系统相连的石料改性剂供给系统、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发泡促进剂供给系统、主发泡室,所述主发泡室通过输送管路分别与石料改性剂供给系统、压缩空气供给系统、发泡促进剂供给系统连接;主发泡室与计量搅拌系统相通。装置还包括一副发泡室。本实用新型能增大石料改性剂的比表面积,使其充分均匀地分散在石料表面,改善石料表面性能,从而改善石料的路用性能并节约资源。
专利作者:李智,李军,徐峻,莫立焕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10-21
授权时间: 2015-03-11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型多锅体蒸煮装置,包括控制蒸煮装置的DCS操作系统、顶部开口的锅体、与锅体盖合的锅盖,锅体的开口部通过法兰安装在支架上;锅体开口处的侧壁开设有循环药液入口、锅体底部开设有循环药液出口,循环药液入口通过具有一个循环泵的管路连通锅体底部的循环药液出口;锅盖上设置有排空阀、压力传感器。本实用新型采用循环泵将锅内的药液循环送入,提高了蒸煮的均匀性。锅盖上设有排空阀,可在实验过程中小放气,排除锅内的假压。本实用新型积缩小,锅体数量可多达6个,一次实验可完成6个不同工艺下的样品,提高了实验效率。本实用新型结构简单,使用方便灵活,锅体底部设有排污阀,排污方便灵活。
专利作者:李智,孙杨勇,刘涛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广东省建筑科学研究院
受理时间:2014-01-02
授权时间: 2015-01-28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路面三维构造检测装置,包括:具备X轴、Y轴、Z轴三维运动机械手的龙门架式装置;由激光测距传感器、2个24V直流无刷伺服电机、1个24V直流步进电机、PLC控制模块、触摸屏、微型计算机、储蓄电源及若干连接线组成的电气控制系统。基于上述路面三维构造检测装置的检测方法,包括:系统启动;输入参数;激光测距传感器采集数据和软件处理数据;存储三维高程数据和计算几何参数。本实用新型采用激光测距技术获得被测路面的构造数据,提高了检测精度;同时,通过触摸屏控制激光测距传感器的运动姿态,方便获得被测路面的三维高程数据,降低了测量误差,提高了测量效率。
专利作者:王端宜,蔡旭,雷超旭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1-10-31
授权时间: 2012-09-12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路面养护的复合封层,所述复合封层共两层,包括砂料层以及乳化沥青材料层,原有路面为复合封层载体。其中乳化沥青材料层用于密闭道路表面微裂缝,防水,起着恢复已经老化路面并防止路面松散的作用;覆盖其上的砂料层采用特制砂料,起到防止乳化沥青材料喷洒施工后路面抗滑力下降过大而造成抗滑性能不足的作用。本实用新型公开的复合封层优化了雾封层的固有缺陷,扩大了工程应用范围,可作为高速公路路面预防性养护手段,工艺简单,节能环保。
专利作者:虞将苗,张肖宁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1-08-12
授权时间: 2012-03-28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一种用于粘弹性材料弯曲疲劳试验的试验控制系统。所述试验控制系统,包括测试件(11)、计算机控制系统(1)和连接于测试件(11)与计算机控制系统(1)之间的夹紧控制装置,还包括用于调整夹紧控制装置对测试件夹持力大小的调整装置,所述调整装置连接在夹紧控制装置与计算机控制系统之间,本实用新型通过计算机系统数据采集功能,得到实时测得的粘弹性材料的弯曲劲度模量值,将其按比例转换为的电信号,由该电信号控制调整装置实现对夹紧控制装置电流大小的调节,进而实现对夹紧控制装置夹持力的调节。本实用新型试验结果真实和可靠。
专利作者:张肖宁,薛忠军,彭永恒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07-04-26
授权时间: 2008-03-12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声振法水泥路面板底脱空检测仪,包括落锤、落锤提升装置,定向声音传感器,傅立叶变换器,特征参数计算器,脱空判别器,定向声音传感器指向落锤敲击路面的位置,定向声音传感器与傅立叶变换器相连,傅立叶变换器与特征参数计算器相连,特征参数计算器与脱空判别器相连,所述特征参数计算器包括功率谱面积计算器、共振峰频率计算器、功率谱面积在X轴方向上的质心计算器、功率谱面积绕Y轴的质心计算器和共振峰振幅计算器。本实用新型操作方便,检测快速、准确,造价低。
专利作者:虞将苗,黄鸿浩,吴焯雅,傅翼飞,陈剑华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6-26
授权时间: 2014-12-03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石料表面性能改善系统,所述系统包括烘干仓、储剂仓、改性仓、热风机、出料槽、石料取样装置以及控制设备,所述改性仓为微倾单轴卧式搅拌缸,其向上倾斜的一端设有入闸门,向下倾斜的一端设有出闸门和两个风口,底部设有取样闸门,所述改性仓内固定有一主轴,所述主轴上分布有探测器和改性剂喷头,所述改性仓的外壁上安装有用于带动改性仓整体转动的传动齿轮。本实用新型系统能在将雾化、发泡等处理后的表面改性剂与石料进行拌合的同时,实时评估石料表面改性效果,再根据改性效果以调节各种参数,以达到在不影响石料连续输送的前提下充分改善石料表面性能的目的,满足大规模工程建设的需要。
专利作者:虞将苗,傅翼飞,吴焯雅,黄鸿浩,陈剑华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6-24
授权时间: 2014-12-03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对接于沥青拌合楼的石料表面改性雾化装置,该装置包括控制单元、原料桶、输送泵、第一电子开关、第二电子开关、第一雾化喷头装置和第二雾化喷头装置;输送泵通过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分别与第一雾化喷头装置和第二雾化喷头装置连通;第一管道和第二管道上分别设置有第一电动阀门和第二电动阀门;第一雾化喷头装置设置于筛分仓上部;第二雾化喷头装置设置于搅拌缸上;输送泵和第一电动阀门通过第一电子开关与电源连接;输送泵和第二电动阀门通过第二电子开关与电源连接;第一电子开关和第二电子开关分别与控制单元连接。本实用新型对石料进行两次表面改性,能达到较大的比表面积,使石料表面改性剂充分均匀分布在石料表面。
专利作者:虞将苗,傅翼飞,黄鸿浩,吴焯雅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4-28
授权时间: 2014-09-10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为一种实验室内石料表面改性的雾化装置,包括输送泵、原料桶、雾化喷头及控制箱;输送泵通过管道分别与原料桶和雾化喷头连接;输送泵与原料桶之间的管道依次设有流量计及电动阀门;输送泵与原料桶均有线路连接至控制箱,由控制箱统一控制。本实用新型将搅拌设备与雾化系统相结合,针对碱性石料适用于高速公路等高等级沥青公路却在部分地区十分匮乏的现状,提供一种高效利用石料表面改性剂的用于实验室中的雾化装置,能够增大石料表面改性剂的比表面积,使石料表面改性剂充分均匀分布在石料表面,从而改善石料路用性能。
专利作者:虞将苗,吴焯雅,傅翼飞,黄鸿浩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4-28
授权时间: 2014-09-10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实验室内石料表面改性的发泡装置,包括支架,操作面板,空气压缩机、储液桶、石料改性剂储存罐和发泡室;发泡室通过输气管路连接有空气压缩机,发泡室通过输液管路连接有储液桶,发泡室通过石料改性剂输送管路连接有石料改性剂储存罐;输气管路上由空气压缩机到发泡室间依次设有第一电动阀门和和气体流量计;输液管上由储液桶到发泡室间依次设有液体泵、第二电动阀门和液体流量计;石料改性剂输送管路上由石料改性剂储存罐到发泡室间依次设有石料改性剂输送泵、第三电动阀门和石料改性剂流量计。所述装置能增大石料改性剂的比表面积,使与充分均匀地分散在石料表面,改善石料的路用性能。
专利作者:虞将苗,黄鸿浩,吴焯雅,傅翼飞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14-04-30
授权时间: 2014-09-10
项目简介: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实验室内石料表面改性的拌合装置,包括搅拌机和控温装置,所述搅拌机为水平单轴卧式搅拌机,包括搅拌筒支架、传动马达、搅拌主轴、改性剂喷头接口、搅拌臂、搅拌叶片、导热油仓、活动盖板,所述温控装置包括导热油管、加热器。本实用新型弥补了其他普通的拌合装置未能考虑和控制拌合过程温度的不足,提供一种能够在控制拌合过程温度的同时将石料和表面改性剂搅拌均匀的装置,极大地提高了拌合的效果与质量以满足实验研究的需要,结构简单、操作方便,所得试验结果真实和可靠。
专利作者:王端宜,张肖宁
专利权人:华南理工大学
受理时间:2002-06-27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90421
受理时间:2010-02-10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110812
受理时间:2012-02-22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50527
受理时间:2006-11-01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51209
受理时间:2006-05-24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40220
受理时间:2005-02-16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140624
受理时间:2014-10-01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131113
受理时间:2014-03-12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90421
受理时间:2009-09-16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专利作者:华南理工大学
专利权人:20080109
受理时间:2008-07-09
授权时间:
项目简介:
合作内容:主要从事沥青路面材料、沥青路面结构、景观铺装与交通安全方面的教学与研究。
合作成效:已经取得了法国PRI沥青路面材料在华南地区的独家代理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