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团队简介

实验室设有交通仿真与环境研究室、ITS-3S研究室、交通导航与监控研究室、ITS规划与政策研究室等四个研究 室和交通信息服务中心;现有研究人员40余人,其中教授7人(博士生导师6人),副教授10人,高级工程师3人,现有在读研究生40多人(其中博士生10 多人)。 以实验室的建设为契机和依托,中山大学启动了智能交通重点学科建设,设立了交通工程类专业的本科和硕士点,并开设了面向工程实际应用的工程硕士 班,现有各类在校学生200余名。近三年来,实验室先后承担了各类研究项目20余项,发表文章50多篇。广东省、中山大学对实验室的投入和项目研究经费累 计达2000余万元。研究范围涉及交通监测系统及设备开发、信息采集与通讯、交通仿真与环境、交通政策与规划等多方面。同时,通过与高新技术企业--广州 市方纬交通科技有限公司合作,积极推进产业化发展。三年来,共取得了8项软件版权,有多个产品投入市场,另有2套产品通过有关部门的质量技术认证,多项研 究成果在广东省交通管理局、广州市公交管理部门等获得实际应用。

团队亮点

研发了“高速公路电子测速系统”、“GPS导航系统”和“GPS移动车辆监控系统”、“路勤管理子系统”、“城市道路编码系统”

团队细分研究方向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二次开发
交通地理信息系统平台及二次开发
交通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交通数据采集及图像处理
交通流仿真及交通环境仿真
交通流仿真及交通环境仿真
交通导航与信息服务系统
交通导航与信息服务系统
交通安全监控及管理系统
交通安全监控及管理系统
交通政策规范与技术标准研究
交通政策规范与技术标准研究
团队研究成果汇总

已发表的学术 论文0篇。 【其中SCI论文: 0篇,EI论文0 篇】

已授权的专利:0项。【其中国际专利 0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0项】

已授权的软件著作权:0 项

已获批的项目:0个【其中国家级项目0 个、省部级项目0个、市区级项目 0个、企业合作项目 0 个】

成果实物图
团队动态
2016-01-01
2015年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学术委员会会议成功召开
2016-04-01
智能研究中心师生代表赴美参加第95届TRB国际会议

带头人介绍

蔡铭

教授

研究方向:道路交通噪声;机动车尾气污染;交通可持续发展

蔡铭 (CAI Ming),男,1977年生,广东潮州人。博士,中山大学工学院交通工程专业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工学院院长助理,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1995年9月-1999年7月就读于中山大学理论与应用力学专业,获理学学士学位。1999年9月-2004年7月就读于中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获工学博士学位。2008年1月-2009年1月作为访问学者访问美国佛罗里达大学交通研究中心。获4项发明专利,1项实用新型专利。

带头人社会兼职

中国声学学会会员; 《环境科学与技术》杂志社编委会特约编委; Transportation Research Part D 审稿人; Noise Control Engineering Journal 审稿人; ACTA ACUSTICA UNITED WITH ACUSTICA 审稿人; 《Environmental Engineering and Management Journal》审稿人; 《Water, Air, & Soil Pollution》审稿人; 《International Journal of Environment and Waste Management》审稿人

研究团队

陈锐祥

高级工程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交通科研

1988年毕业于中山大学物理系,毕业后在中山大学微电子研究所工作,从事自动控制系统、通信设备的设计开发工作。1992年在中山大学电子机械研究中心工作,从事民用电子、电力产品的设计及警用通信、管理系统的研发工作。2003年至今在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从事交通科研工作。 主持或参加的科研、应用项目有80多项,其中,1项广东省科学技术奖二等奖(B07-0-2-06),“ITS平台性关键技术研究及其在高速公路交通安全监控的应用”,第三名;1项国家安全生产监督管理总局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AQJ-5-3-154),“广东省重点监管车辆安全监控平台研发及其应用”,第五名;2项国家级火炬计划(“ZD-330冲红灯电子警察系统”2001EB001041 ,“ZD-BH电脑电话线传输自动报警系统”,97D231D7810485);1项国家级重点新产品,8项部省级项目、3项专利;发表的论文共20多篇;参与制定多个地方标准和企业标准。 中山大学工学院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高级工程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硕士生导师,中山大学-广东省公安厅共建的“视频图像智能分析与应用技术公安部重点实验室”主任助理。

邓院昌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风能资源评估与风电场选址;交通运输规划与物流管理

1993年毕业于上海交通大学,获工学、理学双学士学位;1996年毕业于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获工学硕士学位;2010年毕业于中山大学,获工学博士学位。2007年起获美国项目管理协会(PMI)认证的项目管理专家(PMP)资格。 1996年至2001年在中国科学院广州能源研究所工作(其间于1998年赴葡萄牙里斯本作访问学者交流半年),作为项目第二负责人完成了国家"九五"科技攻关项目"中国新能源网"、欧共体合作项目"中欧能源网络"等项目研究和开发工作,率先完成了中国科学院广州分院第一个所级计算机网络的设计和建设工作。 2001年至2002年在广州市信息中心(广州市信息化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组织或参与了广州市信息工程审核、信息管网规划、城镇职工基本医疗保险信息系统、社会保障信息系统的建设等工作。 2003年1月起调入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工作,从事智能交通研究中心、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的项目研究及建设管理工作,并承担交通工程专业的教学工作。2004年起担任工学院风资源研究中心副主任,承担了包括国家“863”项目在内的多项科研项目。 参加国际国内学术会议20余次,并就风能资源评估方法、风电场选址技术等作专题报告,其中2次作为国际会议相关技术专题分会的主持人;组织广东省内专家在中山大学召开“风电技术专题讲座”,并多次参与广东省内风电项目规划或项目可研评审。

余志

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智能交通系统、交通环境、可再生能源

1985年3月毕业于西北工业大学宇航工程系,获工学硕士学位,现任中山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技术专长:力学、控制、信息与网络。主持过国家科委“九五”科技攻关、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政府科学基金等多项科研项目,并与挪威、日本和葡萄牙等国家以及香港地区开展国际合作研究。曾任中山大学工学院首任院长、中山大学智能交通研究中心主任、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国家“十五”863计划后续能源技术主题专家组组长、广东省智能交通重大专项专家组组长。 获国务院政府津贴、国家百千万人才工程第一、第二层次首批人选、广东省高等学校“千百十工程”省级培养对象,并获得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和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等奖励和称号。

张辉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交通监控系统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

1996 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工程学院电器专业,获得学士学位;1999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电气学院电力电子与电力传动专业,获得硕士学位;2003年毕业于西安交通大学生物医学工程研究所,获得博士学位。 主要从事自动测控系统的研制开发,以及信号处理技术和模式识别技术的研究与开发。获发明专利5项,实用新型专利2项。 2004年4月到中山大学工学院工作,主要从事交通监控系统与设备的研究与开发,同时承担相关教学工作

刘永红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交通系统环境污染仿真与能耗控制、空气污染预报预警与控制

刘永红,女,1978年生,中共党员,副教授,交通信息工程及控制及交通运输工程专业硕士生导师。2007年毕业于中山大学工程力学专业,现在中山大学工学院任教,主要从事交通系统环境污染仿真与能耗控制、空气污染预报预警与控制的研究。曾获2013年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后”、“优秀共产党员”等荣誉称号。

何兆成

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交通流模型与仿真、交通信息处理、智能交通系统

何兆成,中山大学,工学院,教授,硕士生导师,现任广东省智能交通系统重点实验室主任、学术委员会委员。2005年中山大学理工学院工程力学专业博士毕业,获得工学博士学位。在期刊和会议上发表文章50余篇,其中第一或通讯作者33篇,SCI、EI收录24篇。 作为项目负责人主持国家863主题项目课题3项、国家科技支撑项目课题1项,广东省科技厅粤港关键领域重点突破项目1项、广东省科技厅重大科技专项1项、广东省科技厅科技攻关项目4项,纵向科研项目经费超过2000万元;主持设计开发了包括“广东省警民通便民信息服务平台”、“广深高速公路智能交通管理系统”、“广东省公安交通指挥中心”、“广州市主干路网交通状态分析与评价系统”、“广州市交通仿真应用管理平台系统”在内的多个重大工程应用系统;完成了《广州市珠江新城交通仿真分析与评价》、《广州市亚运会交通限行措施仿真评价》以及《广州市机动车限外评价》等多个政府交通决策评估报告。

荣誉/奖项

余志 中国青年科技奖、中科院自然科学二等奖、广东省科技进步二等奖、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奖二等奖、“第五届安全生产科技成果奖”三等奖和广东省优秀中青年专家
刘永红 中山大学“优秀博士后”、“优秀共产党员”
2013
刘永红 中国智能交通协会科学技术二等奖(排名第一)
2014
何兆成 国家科学技术进步二等奖(排名14)

主办期刊

:蔡铭 《环境科学与技术》

教学情况

本科教程
交通工程导论;科技论文写作;数据结构与算法;交通工程模型与方法;科学研究实践与创新
研究教程
现代物流概论;项目管理

实验室概况

卫星地面站

性能参数:

操作人员: 分析人员:

收费标准: 元/次

联系人员:

GPS导航系统

性能参数:

操作人员: 分析人员: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

主要科研项目

细胞microRNA对HIV-1潜伏感染的影响机制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32.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目前,HIV-1是对人类最具威胁的传染病之一。HIV-1无法根除的主要原因是HIV-1可通过整合病毒的遗传物质到宿主细胞但不产生病毒颗粒实现潜伏感染,以逃避免疫系统和抗病毒药物的攻击。MicroRNA(miRNA)是一类长度为20-22nt的小分子RNA。我们之前的研究发现,一组miRNA(mir-28,mir-125b,mir-150,mir-223和mir-382)在静息期的CD4+T细胞中均能协助HIV-1潜伏感染。为了进一步研究潜伏感染的分子机制,我们从天然的抗病毒免疫蛋白APOBEC3G(A3G)入手,发现其不仅能与HIV-1编码的Vif相互作用,而且是一种抑制HIV-1感染的宿主蛋白。我们研究发现其可通过与RISC相关蛋白的相互作用,从而压制miRNA的功能。通过实验验证我们首次揭示了A3G与MOV1和Ago-2之间的关系,证明了宿主的某些抗病毒蛋白和miRNA对HIV-1的潜伏起到了非常精密的调控关系。以上研究成果为深入探索HIV-1潜伏感染的分子机理提供了进一步的理论依据。为了尽可能多的达到清除体内HIV-1病毒的作用,我们又探索了小分子药物体外扩增体内中央记忆性CD4+T细胞的方法,为以后实现过继治疗免疫,提高机体的免疫能力,对抗HIV-1病毒奠定基础。基于对miRNA的前期研究基础,我们又在白内障患者晶体组织中发现了miRNA表达的差异,首次提出了miRNA在年龄相关性的白内障中的作用。综上所述,本项目的进展比较顺利,其中部分研究成果已整理发表了SCI论文2篇,核心期刊1篇,专利申请1项。

峡谷型交叉口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动态数值模拟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20.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由机动车尾气引发的城市空气污染问题现已越来越严重,特别在道路交叉口处,由于车流汇集拥堵,加上城市高楼峡谷不利于污染物扩散,交叉口的机动车尾气污染问题尤为突出。而受气象条件和峡谷建筑物影响的机动车尾气污染现象本来就相当复杂,再考虑交叉口信号控制和动态交通流的影响,峡谷型交叉口内机动车尾气污染的动态数值模拟具有很大的理论价值和实用价值。相对于大部分不考虑尾气动态排放的研究,本研究采用动态交通流仿真软件模拟车辆不同的运行状态,通过参数归一和数据映射,结合微观尾气排放模型得到信号交叉口动态尾气源,然后建立多车道峡谷型交叉口物理模型,用计算流体力学方法模拟机动车尾气在城市风环境中的动态扩散过程,以得到污染物浓度的时空分布,并通过风洞实验和实地监测进行验证。研究结果可揭示交通流变化及交通控制策略等因素对峡谷型交叉口内污染物浓度分布的影响规律,为掌握和控制交叉口尾气污染提供理论基础和技术手段。

合作企业

合作内容:交通流与噪声一体化同步监测系统

合作成效:

合作内容:珠江三角洲典型城市道路车流量调查

合作成效:

合作内容:乘用车/货车的先进安全系统项目关键技术研究(2009.7-2010.9)

合作成效:

科技服务

文献检索与分析 专利检索与分析 产学研联合开发 标准研制与咨询 研究资源对接 企业资源对接 承办专业研讨会

合作需求

跨领域研究合作 中试/产业化合作 其他合作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