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团队简介

在道路安全工程方面,郭忠印教授是国内最先开展道路安全研究的领军人物之一。在十几年的道路安全研究和应用中,为我国的道路安全事业做出了巨大的贡献(报道文章1:道路安全的守护神——记郭忠印教授),已先后完成多项道路安全方面的科研课题。课题组对国内多条高等级公路的运行车速、道路线形、交通环境以及事故资料等方面进行了调研和分析,在道路安全管理系统、道路安全设计与评价、运行车速预测模型、交通冲突技术以及行车动力学仿真模型等方面进行了卓有成效的研究。

团队亮点

课题主要有“重大自然灾害下云南公路交通生命线应急保障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应用研究”,针对灾害中及灾害后应急救援工作进行深入研究,制定了交通生命线网络状态信息获取与快速诊断技术,提出了最优应急救援通路分析理论,建立了应急条件下交通生命线网络的通行管理及其与其它运输方式的合理驳接技术。交通部西部科技项目“湘西旅游公路改造及安全保障技术研究”,提出了旅游公路划分方法及其与交通安全及环境和谐性设计的总体规划方法、旅游公路线形与自然地形地貌协调性评价方法、路侧环境客观安全性评价模型。西部交通建设项目“基于主-客观安全性的云南高速公路运营风险评估技术与对策”,提出了高速公路及其路域环境的主观安全性与客观安全性的概念及修正事故当量损失率、事故率绝对阈值及事故率累积指标3种综合运营安全评价指标,得到基于主-客观安全性的运营风险评价指标及相应的评价方法。其中“公路运行速度体系、安全性评价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特等奖。

团队细分研究方向
①重大自然灾害下云南公路交通生命线应急保障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应用研究;。
①重大自然灾害下云南公路交通生命线应急保障关键技术与决策支持应用研究;。
②隧道(群)运营风险评价与事故预防技术;
②隧道(群)运营风险评价与事故预防技术;
③高速公路标志标线设置技术及示范;面和互通立交区交通流参数调研分析。
③高速公路标志标线设置技术及示范;面和互通立交区交通流参数调研分析。
④基于运营风险评价的高速公路事故预防与养护施工交通安全;
④基于运营风险评价的高速公路事故预防与养护施工交通安全;
⑤青岛海湾大桥运营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⑤青岛海湾大桥运营安全保障系统研究;
⑥基于节地的公路横断面和互通立交区交通流参数调研分析。
⑥基于节地的公路横断面和互通立交区交通流参数调研分析。
团队研究成果汇总

已发表的学术 论文235篇。 【其中SCI论文: 121篇,EI论文114 篇】

已授权的专利:34项。【其中国际专利 14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8项】

已授权的软件著作权:9 项

已获批的项目:4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25 个、省部级项目4个、市区级项目 15个、企业合作项目 0 个】

成果实物图
团队动态
2003-09-01
JORGE SOUSA教授在同济大学桥梁馆会议厅,就AASHTO 2002路面设计规范、橡胶沥青的应用和发展以及路面反射裂缝等问题做了精彩的讲座。我院广大师生以及上海市道路工程领域的专家学者参加了为期两天的讲座。
2008-01-01
第四届中国同舟交通论坛暨智能车路系统与主动安全研讨会(4th China Tongzhou Forum on Transportation
2010-11-01
应我校交通运输工程学院郭忠印教授邀请,美国田纳西大学(University of Tennessee at Knoxville)、长安大学(Changan University)、东南大学(Southeast University)、重庆交通大学(Chongqing Jiao tong University)及同济大学(Tongji University)知名学者于7月27日来我校进行学术交流,对道路交通基础设施安全问题进行了热烈的研讨。 现场气氛热烈,学者们介绍了道路安全领域的最新进展,并对未来道路及安全的发展进行了展望;现场师生积极地提问发言,与学者在各方面进行了交流。

带头人介绍

郭忠印

教授

研究方向:道路安全工程、沥青路面工程及材料。

郭忠印教授共获得省部级奖励8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奖13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进步奖1项。发表论文200余篇,SCI、EI收录72篇;出版专著3部,合著1部。

带头人社会兼职

研究团队

杨群

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路面结构与材料,环境友好型路面技术,提升性沥青路面养护维修技术与材料。

杨群,男,1975年生,江苏海安人,同济大学教授,博士生导师。承担国家级以及省部级纵向科研项目10余项,成果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奖4项,主编参编专著和教材5部,以第一作者/通讯作者发表论文30余篇,其中被SCI/EI收录论文20余篇。

周小焕

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道路安全分析、交通流控制和驾驶仿真等方面的研究

周小焕,1985年生,工学博士,上海人。先后参与“基于运行速度理念的西部地区公路线形设计与评价”、“基于主客观安全性的云南高速公路运营风险评估技术与对策”、“基于运营风险评价的高速公路事故预防与养护施工交通安全”等课题。

杨轸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道路安全、道路勘测设计和驾驶仿真

杨轸,男,1974年9月生,副教授,工学博士,浙江绍兴人。近期主持的相关科研项目包括国家自然基金《基于ACT-R的多智体协同驾驶仿真模型与实现》、上海市博士后重点项目《道路路线设计安全评价指标体系研究》、浙江交通厅课题《高速公路隧道交通安全关键技术与应用研究》等,参与相关课题包括国家自然基金项目《高速公路隧道驾驶员视觉刺激与视觉环境改善研究》、《基于驾驶员视觉计算的道路设计》,科技部十一五支撑项目《高速公路追尾事故多发路段交通事故预防关键技术》、《全民交通行为安全性提升综合技术》等。曾参与编写交通部行业规范《公路项目安全性评价指南》。先后获得上海科技进步奖三等奖1次(第一完成人),中国公路学会科技进步三等奖1次,获得国家专利1项,发表论文30余篇,主编教材1本,参编写2本。

柳本民

副教授  固定成员

研究方向:道路安全工程、车辆工程、气象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致力于驾驶模拟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专注于灾害性天气下交通运营安全理论研究及管理系统构建、道路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技术等研究。

柳本民 1968年生 工学博士 同济大学副教授 博士生导师 美国田纳西大学交通安全研究中心、东南交通研究中心访问学者 。先后承担过汽车理论、交通工程、人机工程学、交通运输企业管理、道路安全工程课程的本科和研究生教学工作。科研工作重点为道路安全工程、车辆工程、气象工程等交叉学科领域,致力于驾驶模拟仿真和实验相结合的研究方法和技术手段实现,专注于灾害性天气下交通运营安全理论研究及管理系统构建、道路交通运营安全评价技术等研究。主持国家项目2项,省级项目1,主持和参与科研项目20余项。获省科技进步二等奖1项,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三等奖1项,发表论文30余篇,SCI/EI收录18篇,出版专著1部,参编2部。

荣誉/奖项

2010
郭忠印教授参与研究项目获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各一项
2010
“公路运行速度体系、安全性评价与工程应用技术研究”获特等奖
2010
“公路交通安全应用技术研究”获一等奖
2010
应用运行车速理论提高高速公路安全性研究”获二等奖

主办期刊

教学情况

本科教程
汽车理论、交通工程、人机工程学、
研究教程
交通运输企业管理、道路安全工程

实验室概况

沥青洒布车

性能参数:液压泵型号 CBQ550-L 液压马达型号 05-110-BD31 散热器 日升牌 控制系统 - 控制方式 半智能,1控2 控制人数 2个 沥青喷嘴 36~48个

操作人员:某某 分析人员:某某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郭忠印

科技服务

文献检索与分析 专利检索与分析 样品测试与分析 实验设计与操作 产学研联合开发 标准研制与咨询 共建研究中心 研究资源对接 企业资源对接 承办专业研讨会

合作需求

跨领域研究合作 中试/产业化合作 其他合作需求
在线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