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2020年度襄阳市科技局工作总结以及2021年工作规划

湖北省襄阳市  科技部门     2021-01-22 立即咨询

近年来,襄阳市科技创新工作在省科技厅的坚强领导下,深入贯彻落实中央、省市关于科技创新的重大决策部署,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以《襄阳市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主线,不断强化创新基础能力建设、创新战略支撑能力建设和创新驱动能力建设,连续十年被省委、省政府评为全省科技创新综合考评先进市,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能力不断提升。

一、2020年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党的领导,营造科技系统良好政治生态。坚持以***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切实增强“四个意识”,坚定“四个自信”,坚决做到“两个维护”。完善党组议事规则,“三重一大”事项全部经过党组会讨论研究决定。推动机关党建与业务工作深度融合,聚焦重点工作任务,狠抓政治、思想、组织、作风建设,不断强化党对科技创新工作的全面领导。

(二)助力复工复产,增强疫后重振创新活力一是加大向上争取政策资金力度。积极对接争取上级一揽子扶持政策,截至目前,共争取国家和省级科技计划项目93个,争取资金5521万元。二是主动下沉服务创新主体。结合全市作风建设“攻坚年”、“千名干部进千企”活动,局领导班子成员主动下沉到基层一线,帮助企业排忧解难。及时出台科技支撑疫情防控服务复工复产6条措施。采取全程网上办公,通过汉江科联网开展线上培训30余场,培训5000余人次,提供线上科技文献资源服务22.95万次,先后上线了高企申报自评、企业创新能力评级系统,337家企业开展了高企申报自评,187家企业完成创新能力评级。三是持续强化科技惠企举措。出台《中共襄阳市委 襄阳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从创新能力、创新载体、创新体系、创新环境等四个方面整合优化创新扶持措施,科技惠企力度得到进一步加强。

(三)推进成果转化,提升科技经济融合度。采取云对接、成果拍卖、“悬赏揭榜”等新模式,举办了中国(襄阳自贸片区)—北欧连线路演及企业跨国云交流对接会、华中科技大学产学研校地对接活动、“好技术慧襄阳”大赛等重大活动,100多名专家教授与我市企业进行对接,20多项成果现场签约。“联百校 转千果”云对接活动促成96项技术需求被14所高校院所揭榜116项次,累计意向交易金额达2.96亿元。依托武汉理工大学—襄阳技术转移中心积极对接本地企业,线上线下相结合,举办了武汉理工大学—襄阳市产学研合作云对接、武汉理工大学“百名专家襄阳行”、“襄阳名企理工行”等5场产学研活动,共计专家教授211人次与襄阳企业开展合作交流,走访企业60余家,联系企业100余家,收集企业技术需求300余项,达成合作意向30余项,促成6项科技合作云签约,3家襄阳企业与武汉理工大学签署战略合作协议。校企联合申报获批湖北省科技重大专项1项(1000万元)、揭榜制项目1项(100万元)、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项、省级科技创新平台3个,签署产学研科技合作项目10项。

(四)聚力科技创新,释放高质量发展动能。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获批为湖北航空装备产业技术研究院,襄阳华中大研究院获批省级成果转化中试研究基地,襄城区跻身湖北省首批“三区”(大学校区、园区、社区)融合创新试点,襄城区、樊城区获批省级可持续发展实验区,新增省级乡村振兴科技示范基地2家、省级星创天地6家、省级企校联合创新中心26家。新增高企105家,总数达到641家,748家企业进入科技部科技型中小企业库。汉江科联网二期建设加快推进,实现了全部服务事项在线办理。组织评选首批10名首席技术专家,519名科经专员活跃在全市生产创新一线。高标准推进“十四五”科技规划编制工作,谋划了科技创新领域重大项目128个,总投资达1429.5亿元。

二、“十三五”时期主要工作及成效

(一)加强系统谋划,开启高质量发展新局面。印发实施《襄阳市科技创新驱动高质量发展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按照“行动工程化、工程任务化、任务责任化、目标定量化”的思路,实施“521”行动计划(5大工程、21项任务、90项工作),取得了明显成效。

(二)优化创新环境,提升科技创新治理能力。在全省地市州率先建成综合性科技服务云平台(汉江科联网),汇集了一大批科技资源,形成了具有襄阳特色的“四位一体”的建设运营模式(即:建设一个平台、培育一支队伍、壮大一批机构、出台一套政策),科技服务信息化水平显著提高。截止目前,平台总访问量超过281万次,科技文献使用超过2500万次,基本解决了科技资源分散、科技资源供需不对称等问题,实现了科技业务一网办、科技资源免费用、需求对接精准推。平台促成了湖北工业大学与九鼎昊天公司、汉江大学与回天胶业、42所与骆驼蓄电池等一批技术成果精准对接。

(三)搭建创新载体,吸引集聚各类创新要素。针对我市高校、院所不足的短板,大力推进科教融合创新发展,引进建设新型研发机构。围绕装备制造、航空航天、现代农业、智能电气制造襄阳重点产业,相继建立了襄阳华中大研究院、北航襄阳航空研究院、华中农业大学襄阳现代农业研究院、湖北工业大学研究院等,还与武汉理工大学共建了研究生培养模式改革襄阳示范区,围绕我市主导产业,规划建设8个科教融合中心,可以有针对性的对我市重点产业提供人才培养、科研开发、成果转化、创业孵化等一系列科技服务。目前,全市建成1个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5个国家级检验检测中心、2个国家级国际合作基地,省级以上创新平台达到160余家。建成了襄阳国家农业科技园区、枣阳、老河口两个省级高新区,谷城被评为首批省级创新型县(市、区)。

(四)提升创新能力,多个领域实现新的突破。我市首次获得湖北省科学技术进步奖一等奖,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突破千亿元大关,国家级农业科技园区和省级高新区实现零的突破,全省首家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创新创业基地和北欧英诺迪克成果转化基地**襄阳,航天42所获批国家国防重点实验室,填补了我市国家重点实验室的空白。

三、2021年工作思路

2021年是实施“十四五”规划的开局之年,我们将科学把握新发展阶段、贯彻新发展理念、融入新发展格局,以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省委十一届八次全会精神为指引,以打造具有襄阳特色的科技创新生态为主线,以落实《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为抓手,围绕产业链部署创新链,围绕创新链布局产业链,加快提升区域科技实力,全力打造汉江流域区域创新中心。我们将重点抓好以下几项工作:

一是集聚创新要素,持续优化创新发展格局。对接国内知名高校院所,引进建设一批产业技术研究院、产业创新联合体、专业型研究所、企校联合创新中心等新型研发机构,打造引领全市创新驱动发展的核心引擎。对接国家、省科技创新平台建设布局,建设一批重点实验室、技术创新中心、临床医学研究中心等,大力推动基础研究、技术开发、成果转化融通创新。开展企业创新能力评级,建立以企业创新能力为核心指标的科技型中小企业融资评价体系,解决科技企业融资问题。

二是打造产业集群,促进产业链和创新链深度融合。围绕产业链创新需求,接续推进基础应用研究、技术攻关、成果转化和企业培育,一体布局科技计划项目、科技成果转化、科技创新平台、创新人才引育、科技金融对接,提高产业链创新要素供给水平。制定实施重大科技项目“悬赏揭榜制”,布局新能源汽车、节能汽车、智能网联汽车、无人驾驶、共享汽车等新兴技术领域,推进人工智能、物联网、云计算等技术与汽车产业深度融合,加速推进高端装备制造、电子信息、现代农业等优势主导产业创新发展。积极布局数字产业技术创新,支持引导区块链、人工智能等赋能技术与各行业的融合发展。

三是培育创新主体,打造科技型企业培育梯队。建立“项目来自企业、平台建在企业、资金投向企业、成果对接企业”工作机制,引导企业加大研发投入,培育壮大科技型企业规模。坚持数量扩张与创新能力提升并重,着力培育拥有核心自主知识产权、原创性技术的高新技术企业。大力发展瞪羚企业,鼓励高新区实施瞪羚企业培育行动计划,壮大瞪羚企业队伍。大力推进科技企业孵化器、众创空间、星创天地等建设提质增效,打造全方位全链条孵化服务生态,培育一批具有高成长性的科技型苗子企业。计划到2025年,全市高新技术企业总数突破1000家,高新技术产业增加值占GDP比重达到24%以上。

四是优化创新生态,营造创新创业浓厚氛围。加大政策宣传力度,抓好《科技创新引领高质量发展的实施意见》等政策的落实。设立科技创新基金,推动科技创新与现代金融协同发展,**科技型中小微企业融资难、融资贵问题。全面提升“汉江科联网”服务功能,积极链接全国知名高校院所、科技服务机构,加强科技文献、科技成果、科研仪器、科技项目等优质科技资源有机集成。推动“汉江科联网”面向汉江流域城市开放,促进汉江流域科技资源互联互通。规划建设科技服务产业园,导入多类型科技服务机构,打造高水平科技创新与成果转化基地、高端人才集聚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