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站式科技服务平台
团队简介

课题组以在化学与生物学新兴的交叉前沿学科,融合化学和生物学相关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从而从分子水平了解和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为主研方向,团队人数共七人,包括在读博士生研究生及本科生。

团队亮点

在化学与生物学新兴的交叉前沿学科,融合化学和生物学相关学科的技术和方法,研究生物大分子的功能,从而从分子水平了解和探索生命现象的本质。

团队细分研究方向
研究生物无机化学领域中金属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学效应
研究生物无机化学领域中金属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其生物学效应
利用各类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药物或其它外源性物质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方式
利用各类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药物或其它外源性物质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方式
新型无机生物纳米材料的设计与构筑
新型无机生物纳米材料的设计与构筑
基于发酵等生物工程技术的生物合成研究
基于发酵等生物工程技术的生物合成研究
团队研究成果汇总

已发表的学术 论文0篇。 【其中SCI论文: 0篇,EI论文0 篇】

已授权的专利:0项。【其中国际专利 0项,国内实用新型专利 0项】

已授权的软件著作权:0 项

已获批的项目:4个【其中国家级项目3 个、省部级项目1个、市区级项目 0个、企业合作项目 0 个】

成果实物图
团队动态
2015-11-01
陈浩副教授课题组论文获IEEE BESC’2015最佳论文奖

带头人介绍

陈浩

副教授

研究方向:研究传统生物无机化学领域中金属蛋白质的结构、功能及生物学效应;利用各类化学小分子探针,研究药物或其他外源性物质在生命体系中的作用位点和作用方式;新型无机生物纳米材料的设计和构筑;基于发酵等生物工程技术的生物合成研究。

1972年生,2003年获南京大学理学博士学位1998-1999年度赴美国哈佛大学医学院(Harvard Medical School)进修;2005年赴美国芝加哥大学(The University of Chicago)开展博士后研究工作;现任南京大学化学化工学院配位化学研究所副教授。

带头人社会兼职

学生团队

何亚峰

博士  在读学生

研究方向:

刘茜醇

博士  在读学生

研究方向:

王丹

硕士  在读学生

研究方向:

徐一权

学士  在读学生

研究方向:

荣誉/奖项

2015
陈浩副教授课题组论文获IEEE BESC’2015最佳论文奖

主办期刊

实验室概况

结构照明超分辨率显微镜

性能参数:采用结构照明显微(SIM)技术,通过分析采用已知的高频条纹照明装置对标本照明所产生的莫尔条纹达到超光学衍射的分辨率; 结合Nikon的CFI Apo TIRF 100X 油浸物镜(NA 1.49),N-SIM可实现几乎两倍于传统光学显微镜的空间分辨率(约85nm); 提供TIRF-SIM/2D-SIM、3D-SIM多种观察模式

操作人员: 分析人员:

收费标准: 0.0 元/次

联系人员:

主要科研项目

绿脓杆菌金属调控蛋白CzcR的性质及其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

项目来源:

项目经费:15.0万

项目负责人:

项目简介:鉴于绿脓杆菌(Pseudomonas aeruginosa)是引发医院内部感染的主要致病病原体之一,其产生的耐药性菌株使许多抗生素失去了正常疗效,发展全新策略应对这些病原体是目前迫切需要解决的问题。研究致病病原体绿脓杆菌中金属离子所参与的配位化学作用、在绿脓杆菌体内的生物学效应以及如何影响绿脓杆菌对宿主产生致病性是一项具有重要理论和实际意义的研究工作。本申请项目从生物无机化学的角度结合化学生物学、微生物学和结构生物学等交叉学科,开展绿脓杆菌中金属调控蛋白CzcR的性质和分子调控机制的研究,以期望在金属离子对绿脓杆菌的作用研究上有新的发现,能够为治疗绿脓杆菌引起的感染和抗药性提供新的理论依据。

科技服务

文献检索与分析 专利检索与分析 样品测试与分析 实验设计与操作 产学研联合开发 标准研制与咨询 共建研究中心 研究资源对接 企业资源对接 承办专业研讨会

合作需求

跨领域研究合作 中试/产业化合作 其他合作需求
在线咨询